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国产GPT的终局是……广告?

来源:灰鸽叔叔    时间:2023-02-14 09:01:38

1

周末,和几位项目合作伙伴聊了聊GPT。我偏向于内容创作,他们偏向于市场销售,有人聊怎么注册挂梯子,有人讲使用感受,有人说国产版一旦普及后,自己业务线会有哪些调整……


(资料图片)

搞得一群人都在畅想未来。

这时候有个平时擅长“野路子”的小伙子说了,什么未来啊,想什么未来啊,这活儿就是现在能挣钱的,未来还挣什么钱啊?

我们笑,说哈哈哈是不是买到概念股了。

人家说呸,什么概念股,只要不抛,就是浮盈,就是假的。理财靠炒股,就是二百五。

那什么能挣钱呢?

“梯子就能挣钱。”

GPT注册麻烦不麻烦?麻烦。登录折腾不折腾?折腾。这种麻烦和折腾在我们这里,是一道天然的门槛,那“门槛就是机会”。

“不管是公众号、小程序,还是账号买卖,都是真金白银。”

比如,注册一家公司,工作内容就是“把用户的问题发给GPT,然后把GPT的回答发给用户”,“只要及时占位,月入百万应该不难,就算占位晚,市场也足够大,价格战的空间也足够大。”

至于会不会侵权,“这属于自诉,只要你不招摇,微软会管?”

这个生意,就是“两个月的快钱”,是“天上掉下来的机会”。

“咱们这个地方,信息差大着呢。”

2

我说,那两个月后生意也会“归零”,因为国产GPT纷纷上线了,大家的新鲜劲也过了。

没想到,说到“国产”,大家的愉悦气氛反而更浓。

大概的意思是,“该怎么投放GPT广告”。

大家给GPT做起了产品营销设计:

首先是一个免费版,每天只能回答10个问题,问题结尾还会附上广告链接;想要回答更多问题,就需要充值成为VIP会员;想要去除广告,还需要成为VVIP;如果想电脑端和手机端同时使用,还需要购买一个“跨屏包”……

那销售或者乙方的机会在哪里呢?“多一个广告投放的渠道”。

比如,“对应的回答或者链接是我的产品广告”。例如,我是“大漂亮面膜”这个品牌,只要有用户提问“哪个面膜最好”,GPT就会回答“是大漂亮面膜哦”。

别说什么GPT不会打广告,GPT只会按需打广告。想要避开“大漂亮”式回答,你就得充值成为VVIP。

现场也有比较耿直的。说万一人家真的是自主学习呢?万一不稀罕广告变现呢?

市场销售更开心了:“那我就发动全国各地的代理去投喂GPT,十几万代理商每天和GPT说‘不对,我觉得是大漂亮面膜’,说到这个概念深入GPT数据库,说到它自己都被绕进去。等到其他用户提问时,这些回答就会成为新的依据。”

这事儿显然不是研发者的初衷,甚至还得人工审核干预。最后研发者肯定会想,“要么这钱我就直接挣了吧”。

这么成熟、明显的挣钱路径,要说“完全不考虑”,大家着实不太相信。

“也得看看研发者是谁啊。”“而且,哪怕是产品本身,也有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啊。”

“与其因为有人问了某一个词导致项目终结,或者因为不断触发‘不可答’导致产品体验极差,不如在此之前挣点钱。”

3

我还是表达了一些“时代前进的感慨”,比如“以后企业的通稿就不用我写了”之类的。

结果人家说,放心,还有一种可能。

比如,企业那边输入要求,GPT回复了前两百字,剩下的被隐藏了,下面还有个按钮,“充值成为VIP解锁全文哦”,“这事儿,绝对做得出来”。

承接这个工作的,大概率是秘书或者品牌部。充值吧,就得考虑开票;开票吧,就得写明用途;写明了吧,老板一签字,说养你干啥咧,对他们自己也没好处。

还不如找一个方便背锅的真人顾问。写好了,我主导的;写糟了,顾问指导的。

“毕竟,GPT很难背锅”。

对啊,这个人类最大的优势,我咋给忘了呢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太平洋珠宝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